暢,太行村落新天路 ——走進革命老區井陘縣
井陘縣洪河漕村的古村落。 河北日報記者耿輝攝
井陘,是一片紅色的土地,劉伯承、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指揮了百團大戰、長生口伏擊戰等戰役。全縣紅色文化資源遍布,擁有革命老區村242個,革命遺址100余處。
井陘,是一片古老的土地,是河北省唯一的“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區”??h域內古村落分布集中、保存完整,有中國傳統村落44個,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5個。
近年來,井陘縣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優勢,通過引進文旅名企、深挖傳統文化IP、豐富民俗主題活動,讓傳統文化對接現代生活,大力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和文化消費新模式,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。
呂家村:“太行天路”連通旅游致富路
5月的井陘,千溝萬壑綠意正濃,山花爛漫風景正好。
駕車沿著“太行天路”前行,綿延起伏的山巒中,柏油路蜿蜒曲折,兩側梯田綠意盎然,沿線村落古韻悠悠。
全長60.4公里的“太行天路”,宛如一條飄動的玉帶,將“窮山溝”和外面的世界連通起來,帶火了沿線27個傳統古村落的鄉村旅游。
南障城鎮呂家村,便是其中之一。
呂家村位于石家莊市區西南80公里晉冀交界處,據呂氏族譜記載,明永樂年間,本縣南障城洪河漕呂氏遷居此處,以地名稱“汪兒村”。后因呂氏人丁興旺,遂于清順治年間改為“呂家村”,沿用至今。村內有以明清古院落為主的完整古建筑76處,是首批“中國傳統村落”。
跨過村口的小石橋,村路兩側大紅燈籠熱情似火,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?!懊糠旯澕偃?,村里都會迎來大批游客,不但帶來了人氣,也帶來了鄉村振興的底氣!”呂家村黨支部書記呂軍說。
沿青石路拾級而上,以山石打造的明清古民居錯落有致,三滴水院、日月樓院、繡樓院、福壽宅……一座座古樸的宅院吸引著游客的目光。
福壽宅建于清末民初,因門庭鐫刻有“福壽”二字而得名。1938年,劉伯承、鄧小平在這座宅院里指揮了著名的長生口伏擊戰?!八?,鄉親們又把這里稱為革命宅、勝利宅、光榮宅。來村里的游客,都會到這里參觀?!眳诬娬f。
村中央有一家民宿,名曰“她的院兒”。院內有涼亭可休閑小憩,屋內家具古香古色,讓人感覺既溫馨又舒適。
“我們利用閑置民宅打造了‘她的院兒’、觀山小院等特色民宿,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,還能住下來享受鄉村的靜謐生活?!眳诬娬f,這一處處鄉村美景、一個個鄉村產業,繪就了呂家村的鄉村振興圖。
臨近中午,村民呂潤英的農家樂也熱鬧起來。大鍋菜、炒“苦累”、拌野菜、燉土雞……地道的農家飯,讓游客大飽口福。
“俺家從2020年開始干農家樂,眼瞧著游客越來越多,生意也越來越好,每年收入兩三萬塊錢不成問題?!笨恐洜I農家樂、賣山貨,呂潤英吃著“旅游飯”,過著幸福的日子。
“呂家村風景秀美,環境也是越來越好,在這里不但能體會到傳統村落的獨特魅力,還可以在咖啡館讀書、喝咖啡,悠閑地放空自己?!眮碜允仪f市區的游客張勇芳說。
“目前,農耕藝術主題餐廳、白磨坊咖啡館等多個項目已落地運營,并產生了不錯的經濟效益?!眳诬娬f,為了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新活力,村里還成立了農宅合作社,采用租賃、買斷、入股等方式,盤活閑置老宅,交由旅游公司統一管理。
時下,呂家村還有15處古民居正在修繕更新,寫生基地、影視體驗基地、呂家藝術館等項目正在加緊謀劃、推進。古老和現代在這里碰撞,紅色游、鄉村游已成為村民致富的“金飯碗”。
洪河漕村:特色民宿“激活”傳統古村落
群山環繞間,宅院古樸滄桑,樹木郁郁蔥蔥,梯田層層環繞……走進辛莊鄉洪河漕村,一幅美麗鄉村畫卷盡收眼底。
洪河漕村,石家莊市首批革命老區示范村,國家級傳統村落和紅色美麗村莊。當年,著名的百團大戰在這里指揮,聶榮臻元帥義救日本孤女美穗子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。
進村不遠,南山街南側的河岸上,工人正在忙著平整地面?!斑@是正在建設的山貨市場,總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,計劃設置20個攤位,預計今年6月建成?!焙楹愉畲妩h支部書記許國棟介紹,以前村民賣山貨都是在道邊、家門口,不成氣候,有了山貨市場,鄉親們就可以在這里集中售賣小米、紅薯、笨雞蛋、核桃等土特產,不但村民能增收,村集體也有了收益。
“可不是,有了山貨市場,俺家的靈芝肯定更好賣了!”村民李旭接過話茬。他家不但種植靈芝,還用靈芝當飼料喂養土雞?!暗壬截浭袌鲩_業,我一定要‘搶占’個攤位?!?/p>
“我們還計劃利用后掌山上的100畝閑置撂荒地,種植蘋果、櫻桃等,打造觀光采摘園,進一步豐富村里的旅游業態?!痹S國棟說。
沿著主路繼續前行,河道內一臺臺挖掘機正揮動大臂清理淤泥。遠遠望去,河道上游一條宛若飛龍的漂流河道順著山勢蜿蜒而下。
“從上游良溝水庫引水,利用下游天然河道,我們正在建設全長2.4公里、穿山而過的紅河漂流項目?!痹S國棟介紹,該項目是集觀光、漂流、民宿體驗等為一體的綜合生態旅游項目。其中,紅河漂流、游客中心和特色民宿將在今年6月建成運營。屆時,將為洪河漕及周邊村提供上百個就業崗位,帶動旅游及其相關產業發展,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。
一個個產業落地開花,鄉村振興步伐不斷加快?!跋乱徊?,我們將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、濃郁的紅色文化,圍繞紅色文化、富民產業、鄉村旅游等,著力打造紅色旅游區、生態觀光區、特色民宿區、休閑游購區,努力譜寫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‘紅色樂章’?!痹S國棟信心滿滿。(記者 王峻峰 任學光)